信息公开清单

中南民族大学第七届“两代会”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学校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3-11-16 浏览次数:

中南民族大学

第七届“两代会”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

学校工作报告

李金林

2023年2月11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学校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推动转型升级的推进之年。在国家民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教育和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民委党组、湖北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学校事业发展,不断夯实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建设基础。

一、坚持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推动党的建设开创新局面

1.持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制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工作方案统筹推进学习培训、集中宣讲、新闻宣传和研究阐释。全年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4次。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面向全校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必修课程。通过党建工作督查、干部培训、“三会一课”、新进教职工培训、学生骨干教育等方式,健全各领域学习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2.扎实推进国家民委巡视整改任务落实,系统提升党建引领效能。坚决扛起巡视整改主体责任,研究制定整改工作方案及整改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梳理了12项立行立改事项,制定了6个方面19个大类98项整改任务239条整改措施。向社会、学校各二级党组织公布巡视整改情况,目前12项立行立改事项全部按时整改完成;制定的239项整改措施中,有明确时间节点的任务已按期完成,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已完成集中整改并形成长效机制。

3.着力推动“三全育人”落细落实,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研究制定《中南民族大学落实国家民委直属高校“三全育人”工作交流会精神实施方案》,部署“三全育人”工作举措,3人获评国家民委“三全育人”模范。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博士点立项建设学科,着力打造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拓展“湖北省课程思政改革示范点高校”建设成果,实现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项目全覆盖。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2名辅导员分获湖北省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和育人故事分享会二等奖。加强班导师工作,完善班导师工作手册,做好班导师工作培训、考核与聘任。分年级全覆盖召开5场研究生、本科生年级大会,校领导向全校29000余名学生讲授大思政课,强化分类指导。落实家校联动机制,组织全体校领导、政工干部、辅导员班导师170余人前往17个省份57个县市开展暑期家访。统筹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

4.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开展奠定良好思想基础。持续落实“1+8”意识形态工作制度体系,建立意识形态校内巡察制度,围绕理论学习、教材使用、阵地管理、科研审查等意识形态环节开展集中检查11次,常态化开展课堂教学检查。加强对“三微一端”等新媒体的日常管理,建立舆情日报制度,制作《舆情周报》,落实舆情监测处置一体化。加强思想文化类活动管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5.贯彻落实党管干部原则,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严格执行选人用人程序,选聘四级职员1人,选拔任用正处级干部2人、副处级干部10人,岗位交流12人、职务调整22人。选优配强44名教学单位党政办公室主任和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补充选聘6名职能部门科室负责人组织16人参与支持国家民委专项工作。坚持分类分层精准培训干部,加强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健全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制定二级党组织书记工作例会制度、党支部书记工作例会制度,规范落实基层党组织议事规则。遴选培育建设“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个党支部入选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1个二级党组织和2个基层党支部入选湖北高校首批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校党委班子成员为学校师生、社区居民办成实事104件;引领带动279个基层党组织、1500名党员干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下沉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工作超7000人次。

6.持之以恒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研究制定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点及主体责任清单,定期专题研究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紧盯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上级工作要求,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巡视整改等持续强化政治监督和日常监督。推进纪委主要负责人与下级“一把手”监督谈话工作抓实“清廉学校”建设工作,明确重点任务18项,具体举措57条。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完成对3个二级党组织的常规巡察,高质量实现巡察全覆盖。

7.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加强党对统战、离退休、群团工作的领导。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优势,不断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加强离退休老同志精准服务与管理,健全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体制机制。支持教代会充分履职尽责,切实维护广大教职工利益,培育和选树先进典型,2人获评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获评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常态化开展“青年大学习”活动,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2人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1人获评湖北省优秀共青团员,1人获评湖北向上向善好青年。

二、坚持深入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坚定不移提升落实主线工作能力

1.顶层设计不断加强。定期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编制发布《中南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十四五”规划》,在工作机制、教育质量、育人实效、服务能力等方面统筹推进任务举措落实。

2.学科体系不断完善。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重点培育学科建设,调整设立硕士点方向,开展设置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一级学科论证工作,研究在民族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二级学科。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资助立项28项。积极推进“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湖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建设,完成2期《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工作动态》编撰工作。

3.课程建设全面加强。落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建设“书记校长”工程要求,按照国家一流课程标准持续加强课程建设。组织专家对讲义进行了修订完善,及时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材、教学。

4.实体机构建设水平提升。成立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实施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建设“一把手工程”,定期研究学院建设与发展的思路。支持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加强应用决策研究、提供咨政服务,多篇咨政报告获上级领导肯定性批示。

5.校园文化融入持续深化。发挥民族学博物馆、图书馆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基地作用,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持续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宣传教育和推广普及。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报专栏建设,编撰《民族学博物馆馆藏“三交”文物图鉴》,建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网。积极推进“道中华”公众号宣传教育,目前投稿44篇,被采用12篇,在“道中华”视频号平台发布作品7个,为“一文一物”栏目制作12篇图文和11部短视频作品。

三、坚持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建设目标,坚定不移推进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1.整体发展规划持续落地落实。编制发布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8个专项规划,实施“挂图作战”跟踪反馈规划落实情况,定期通报执行进度。完成《中南民族大学章程》修订,定期更新、公布规章制度汇编。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任务落实落地,建立健全“不得”事项规范体系,142项改革任务完成率超过95%。贯彻落实委属高校工作座谈会精神,制定《中南民族大学贯彻落实委属高校工作座谈会部署要求实施方案》,研究制定4大方面20项重点任务及举措,推动学校发展转型升级。

2.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健全。出台《中南民族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推动正教风优学风落地落实。本(预)科生源质量整体保持基本稳定,本科普通文理科录取分数平均高于一本线38.3分。扎实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走访华为、宜化集团等200多家用人单位,与80余家单位签订毕业生合作协议,设立人才工作站10余个。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超过82%,其中升学率超过25%;研究生初次就业率95.4%,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健全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圆满完成首次“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与华为技术公司等共同组建成立先进计算与智能光电产业学院。成功入选“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全年获得各类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103项,省级奖项787项。科技园产教融合相关实训课程与项目研发持续推进,工程实训项目增长至8个,全年完成约2800名学生的实训教学任务。选派190名学生赴重庆大学、武汉大学交流学习,接收北方民大交换生20人。学生受邀参加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学生骨干训练营亮相湖北首档大学生成长纪实节目《大学之道》。

3.学科发展结构不断优化。编制《中南民族大学学科建设项目三年规划书》,研究制定民族学学科研究方向和内容调整实施方案,稳步推动民族学学科转型发展、进一步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聚焦。研究与省现代产业集群相关的学科专业布局,梳理学校基础学科和特色学科专业,持续优化学科结构。

4.专业课程建设再上台阶。持续推进专业内涵建设,新增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7个,实现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覆盖所有学院,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覆盖率达85%。6个工科专业提出了工程认证申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迎来工程教育认证专家组考查。88门优质课程上线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新增4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获批省级教研项目17项,2个虚拟教研室获批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在湖北省第九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获湖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5.科研创新质量持续提升。科研经费历史上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全年社科类获批国家级项目22项,省部级项目55项;自科类获批国家级项目28项,省部级项目31项,学校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能力稳中有升。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1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3项,为学校历史最好成绩;获2021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4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参与成果获湖北省科技奖特等奖1项,三等奖1项,特等奖有了突破。自然指数排名115位。学报自科版是全国民族院校中唯一的北大核心期刊;人文版在31种民族学刊中,突破了十多年的第3名,进位到第2名;“喜迎党的二十大”专栏获湖北省期刊发展扶持资金资助项目唯一的一等奖。

6.师资队伍建设提质增效。将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细化师德考核指标体系,强化师德考核结果运用,组织开展专题轮训,编制发放师德手册。制定《中南民族大学学术人才支持办法(试行)》,遴选出校内各学科专业具有竞争实力和发展潜力的370位学术人才,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全年引进普通师资、预备师资、高层次人才13人,聘任特聘教授 12人,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1人、省部级人才7人,编制内招聘专职辅导员18人。优化调整职称评审机制,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探索建立同行专家评议机制。获“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国家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湖北省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的历史最好成绩。

7.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拓展。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设立“社会服务”专项,资助恩施州等地方政府、企业需求项目18项。支持教师积极投身社会服务,3人入选“院士专家企业行”,8人入选“科技特派员”,9人入选“科技副总”。获批“湖北省专利转化专项计划项目”100万元立项资助,签订横向协议124项,横向经费连续两年实现翻番。为德保、来凤等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咨询服务,受到广泛认可。落实国家民委、湖北省对口支援及定点帮扶工作,投入经费200余万元。持续推进非遗项目研究与培训,开展民族干部培训2期

8.对外交流合作稳中有进。全面深化校地、校企、校校合作,与西藏民委、湖北联通、重庆大学等单位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11份。申报外国专家项目18项,引进境外高水平大学课程11门。健全出国(境)交流学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55名本科生、15名研究生获出国(境)交流学习资助。开展与哈萨克斯坦国际哈中语言学院第三期国际中文线上实习,承办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0届会议主题边会,开设“行政管理专业”“植物学”两个英文授课硕士专业

四、坚持围绕中心提升服务质量,坚定不移推进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依法治校深入推进。建立健全超教学基本工作量课酬分配、虚体科研机构管理、学术人才支持计划遴选等重要工作制度规范,夯实学校发展基石。健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体系,全年审核合同513份,依法处理学校涉诉案件5起。建立健全督查督办机制,确保上级学校党委决策部署落细落实。全年上级来文收文3014份,上级来文流转执行率100%,发布督查督办通报7期,校内决议事项纳入督办219件,决议办结率超过95%。

2.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提升。持续推进节能型校园建设,后勤服务质量稳步提高。推进能源环保技术研究院(二期)工程建设,4号楼基本完工、6号楼顺利开建;如期完成图书馆南书院改造、北区自习室建设、学生运动场维修等项目,不断完善校园基础设施,美化优化校园环境,学校获评“湖北省卫生先进单位”。幼儿园建设质量持续提升。积极推进“一网通办”建设,校园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系统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完善档案管理与服务,充分发挥校史馆育人功能。进一步拓展校友组织体系,基金会完成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

3.疫情防控严格有序落实。按照上级部门及属地要求,有序组织师生返校,配合地方科学精准开展疫情流调、隔离、转运及核酸检测,根据最新部署动态调整校园防控措施,全年制定各类工作方案10多件,发布相关工作通知、提示50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80多次,累计组织137轮师生核酸检测,开展排查5.6万人次,协调安排师生隔离、观察8195人次。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校园疫情突然来袭的紧要关头,各单位践行以学生为根本,齐心协力保校园稳定、保师生健康,特别是党政办公室、校医院、党委学生工作部、保卫处、后勤保障处、离退休工作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未来城科技园管理办公室等单位,统筹送医救治、应急排查、封控管理、教学考试、生活保障、心理安抚等工作,最大程度上实现了保证学生健康安全与促进校园有序运转的目标。面对“战疫情、保平安”这场“大考”,广大党员干部、教师员工闻令而动、勇挑重担,化身“最强送餐天团”,当好疫情防控“冲锋员”“战斗员”,高标准严要求完成研究生入学考试等重大考试、线上教学、安全值守、服务保障等“急难险重”工作任务,校园内充满着和谐、共进的能量,洋溢着团结、友爱的温暖,成为各族师生温馨的精神家园,民大精神如春风化雨,在民大人中薪火相传。

4.财务资产管理工作不断加强。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启动学校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工作2022年学校总收入13.51亿元,较2021年增加0.63亿元,增长率5%。总支出13.07亿元,较2021年增加0.28亿元,增长率2.2%。其中,人员支出8.62亿元,较上年增长7.1%,占支出的比例为66%,较去年占比提高3个百分点;公用支出4.45亿元,较上年减少6.1%,其中教学科研经费投入占公用支出比重较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三公”经费财政支出严格控制在年初预算批复范围内。深化工程项目管理审计,审计基建及维修项目127项,审减金额1254万元。持续规范房产管理,推进实验室安全建设。加强学校政府采购项目评审管理,完成立项招标项目143个。

5.平安和谐校园建设持续巩固。严格落实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坚持“日自查、周会商、月检查 ”,督促整改重大安全隐患18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24起,受理、回应“校长信箱”“教育厅阳光信访平台”等诉求120余项。学校先后获得2021年“湖北省综治优胜单位”、湖北省高校“七防建设”案例评比一等奖。

过去一年,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离不开领导班子的团结奋进,离不开全校师生员工和离退休老同志的共同努力。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向各单位、全校广大师生员工和离退休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离上级的要求和各族师生员工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一是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协同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三是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成效评价机制还需进一步细化,学科专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整体办学质量和效益还有落差四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仍有待进一步加大,服务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还有待提升;五是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还有差距等等。

各位代表、各位老师、同志们!

2023年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学校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考核之年。做好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新的一年,我们要在上级部门和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全国民委主任会议委属事业单位改革发展部署会议精神,巩固拓展巡视整改成效,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发改革创新动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内部治理水平,全面夯实发展基础,以更优异的成绩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新学期到来之际,我谨代表学校向全校师生员工和离退休老同志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祝福,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愉快,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